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重要指示,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用好红色资源、传承好红色基因”的号召,同时发扬我校抗美援朝精神育人的特色。在2025年暑期,化工与制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团队成员们再次踏上征程,于2025年8月4日前往丹东市,开展了以“重走红色足迹,传承革命精神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此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,实践团来到了庄严肃穆的抗美援朝纪念馆。馆内丰富的文物、详实的史料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,将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生动地展现在成员们面前。从志愿军战士们简陋却坚韧的装备,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斗事迹,每一个细节都深深震撼着成员们的心灵。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,不时驻足凝视,在心中默默向先烈们致敬。
走出纪念馆,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塔前。在巍峨的纪念塔下,成员们整齐列队,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先烈们深深鞠躬默哀。随后,成员们围绕纪念塔缓缓前行,仔细阅读塔身上镌刻的文字,感受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,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愈发强烈。在这里,实践团成员们还拍摄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合影,大家眼神坚定,仿佛在向先烈们承诺,一定会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。
离开纪念塔,实践团怀着崇敬之心,步伐坚定地前往志愿军公园。一路上,大家神色肃穆,眼神中满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。他们脚步不自觉加快,想要在英雄留下印记的地方,感悟革命精神的力量。沿途的喧嚣仿佛都与他们无关,心中唯有对那段峥嵘岁月的缅怀与向往。
走进公园,巍峨的志愿军战士雕像群便映入眼帘。阳光下,战士们有的身姿挺拔、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,有的呈冲锋陷阵的英勇姿态,逼真的模样,瞬间把成员们带回了硝烟弥漫的战场。成员们围着雕像仔细观看,轻声交流着震撼的心情。成员们神情庄重,身后的英雄雕像与年轻的脸庞相互映衬,象征着英雄精神代代相传。
实践团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来到了被誉为乡村振兴典范的大梨树村,踏入村庄,“中国美丽乡村”的美景令人眼前一亮,整齐的民居、生机盎然的特色农业园区、绿意葱茏的田园风光与充满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相互映衬,这里依托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双轮驱动,成功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变。实践团成员走进乡村振兴培训基地,通过工作人员讲述、详实的图文资料与珍贵影像,了解大梨树村发展历程中的奋斗故事,让成员们真切感受到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,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精神、赓续奋斗基因对于推动社会发展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。
在整个活动过程中,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自己深受教育,还积极向过往的游客宣传抗美援朝精神。他们热情地与游客交流,分享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所感所悟,不少游客也被成员们的热情所感染,纷纷加入到交流中来,共同缅怀那段难忘的历史。
此次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对于化工与制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成员们来说,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宝贵的人生经历。成员们在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同时,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。未来,他们将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使命,继续在学习和生活中发光发热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