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工与制药学院 |【校园反诈指南】警惕身边的“数字陷阱”,守护青春“钱袋子”

1062  2025-08-26 19:35:12
      在互联网时代,电信诈骗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校园。据统计,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,某高校共接到电信诈骗预警6241次,其中赌博诈骗占比36.5%,刷单返利、虚假贷款等类型也呈高发态势。骗子们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、渴望兼职等心理,精心设计“免费领取游戏皮肤”“助学金退费”“兼职刷单”等陷阱,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圈套。



      兼职刷单:甜蜜诱饵下的连环骗局

- 典型案例:广州某高校学生在QQ群看到“点赞返现”广告,完成小额任务后获得佣金,随后被诱导下载虚假APP进行大额垫付。骗子以“连单任务”“系统卡单”为由要求继续转账,最终骗取1800元。

- 防诈要点:刷单本身违法,任何要求“先垫资后返利”的兼职都是诈骗。警惕“日赚百元”话术,拒绝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。冒充官方:精准钓鱼的身份伪装- 典型案例:四川某高校新生接到冒充学校官方的电话,要求关注“一站式校园”公众号办理宽带,实则为诈骗分子窃取个人信息。警方提醒,学校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强制要求办理业务。

- 防诈要点:核实信息务必通过学校官网、官方公众号或辅导员,警惕“限时缴费”“保证金”等话术。收到“老师”“教育局”来电时,务必通过视频通话或线下核实身份。 网络交友:虚拟情感的资金黑洞

- 典型案例:嘉兴某大学生在社交软件结识“完美恋人”,对方以“家人病重”“创业资金周转”为由借款,累计骗取3000元。警方提示,网恋对象要求转账时务必提高警惕。- 防诈要点:拒绝“未见面先转账”,警惕“虚拟定位”“伪造转账截图”等套路。涉及大额资金时,通过共同好友或视频通话核实身份。 

      虚假交易:网购背后的连环收费

- 典型案例:某学生在抖音购买生活用品后,被“内部会员”诱导取消订单并私下转账,最终损失数千元。警方提醒,正规平台交易不会要求私下转账或扫码支付。

- 防诈要点:只通过官方平台沟通,不点击第三方链接。遇到“商品被海关扣押需补税”“订单异常需退款”等借口,立即联系平台客服核实。游戏陷阱:虚拟世界的真实损失“您好!你的手机余额不足,为了不影响您的正常使用,请转款到xx缴费”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,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,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。



      学校:技术+制度双管齐下

- 智慧防控: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并实现100%覆盖,通过大数据预警拦截诈骗信息。荆州某职业学院通过强制安装APP,涉诈案件同比下降60%。- 警校联动:与警方建立“一键报警”系统,定期开展反诈讲座与应急演练。南充市通过“云课堂”“直播授课”等形式,覆盖师生2.3万余人,成功劝阻多起大额诈骗。

- 创新宣传:采用无人机喊话、反诈闯关游戏、短视频大赛等形式提升参与度。某高校通过无人机在食堂、宿舍区循环播放防诈口诀,学生反诈知识知晓率提升35%。社会:联防联控斩断黑产链条- 打击两卡犯罪:警方联合运营商整治“非法贩卖手机卡、银行卡”行为,对涉案学生进行警示教育。南充市通过专项行动,校园涉“两卡”案件下降50%。

- 技术拦截:通信运营商对高频诈骗号码实施封停,银行对异常转账进行风险提示。某银行通过预警系统拦截冒充“公检法”诈骗汇款18万元。个人:反诈意识内化于心- 警惕心理战术:诈骗分子常利用“恐惧”(如“不配合就影响征信”)、“贪婪”(如“免费领取礼品”)、“同情”(如“家人病重”)等心理弱点。牢记“要钱不给、给钱不要”原则,任何转账要求都要三思而后行

- 参与反诈志愿:加入学校反诈宣传队,通过宿舍走访、海报制作等方式传播防诈知识。某高校学生志愿者通过“反诈情景剧”演出,覆盖新生5000余人,有效降低受骗率。



      校园反诈绝非一人之力可及,需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共同织密防护网。从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到参与反诈讲座,从核实每一条转账信息到举报可疑线索,每个人的点滴行动都在为“无诈校园”添砖加瓦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用知识武装头脑,用警惕守护财富,让青春在阳光下绽放,不为诈骗阴影所笼罩。
学校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
邮编:110167   电话:024-31679767/31969585
Copyright ©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-1
  • 微信平台
  • 抖音平台
  • 微博平台